今年来,海晏县紧扣“一城五业,全域生态”战略部署,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中国原子城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要求,立足“5A景区+红色旅游+青海湖示范区”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围绕“旅游功能多元化、旅游经济的融合度、旅游市场的广阔度”等发展目标,积极推动旅游产品全域布局、旅游要素全域配置、旅游设施全域优化、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海晏旅游业发展与时俱进,正在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投资拉动消费向消费带动投资转型,单一产业向融合发展转型,旨在实现省内外游客引进来、留得住、容得下、可持续,实现吸引、服务、环境、管理等要素全覆盖
围绕“金银滩-原子城”做实宣传营销。树牢金银滩-原子城5A级景区创建品牌,结合省内外游客不同需要和海晏资源特色,以“5A景区”为核心亮点,辅以“两弹之地、情歌之乡、圣湖之畔、湟水之源”四大名片,进行宣传推广。系统解读大景区内7个小景点的特征,切实讲好海晏为国铸剑的艰难历程,采取多种形式,有重点、分层次地开拓客源市场,把有限的人财物集中起来,面向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势宣传营销,扩大原子城5A级景区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影响力,努力营造原子城的探秘旅居生活形态。做好形象推介和口碑营销,用好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发挥互联网流量渠道作用,设计情感软文,讲好原子城故事。
围绕“红色旅游”做大会培产业。通过培育红色旅游消费新热点,创新红色旅游产品新业态,建立一流旅游体验新场景,借助厂、馆、校等元素,正确处理中国原子城红色旅游发展的四种关系,扎实推进原221厂旧址科学保护和利用项目,加大红色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等维护修缮力度,提升基建设施,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开展红色旅游主题实践,让海晏的红色品牌得以彰显。继续做大做强以原子城、时代楷模纪念馆为主轴,以村史馆等为辅线,以县乡廉政教育、马背民族互动营、克土防沙治沙点为支点的“红色研学”之旅,全力研发精品课程,积极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延伸红色研学产业链条。抓好“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为主,县委党校和青少年研学教育基地辅的校园会培研学。谋划开展让学员穿一身军装、吃一顿粗粮饭、住一天旧房子、走一次科研路、上一堂培训课、看一场红色演出的“六个一”特色党性教育培训,抓实红色传统教育,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围绕“青海湖示范区”做强融合发展。坚持湖内湖外融合发展,湖内形成以克土、金沙湾2个景观点一体的点位;湖外形成环同宝山旅游线路,打造十二营、同宝山一体化的登山、探险、观光生态旅游线路;周边组合草原旅游圈,打造文迦牧场、达玉民俗村、金银滩草原为主的草原民俗风情游线路;县域统筹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五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乡村旅游线路。湖内湖外畅通连接通道,最终形成以青海湖为核心,向湖外或周边辐射,周边乡村成大圈的发展格局。全力加快青海湖公家公园创建和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建设任务,加快环湖周边既定规划的停车场、旅游厕所、休闲设施等项目建设,构建“吃住行娱游购医”全要素旅游供给要素。引进一批有利于青海湖示范创建的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实现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