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晏县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统揽全局,做细做实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以“三治融合”推动形成乡村治理合力,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育强“领头雁”,提升自治能力。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政府引导搭台、村集体主角唱戏”的工作原则,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村级后备人才和农牧区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将年纪轻、能力强、素质高、有活力的人才充实到“村两委”队伍中,截至目前,致富能人、产业协会负责人等优秀人才占全县后备干部和基层干部人数的70%以上。坚持村干部能力提升与后备干部培养同步推进,建立“系统培训、设岗锻炼、两级帮带、动态管理、备用结合”的培养机制,实施“培训提升一批、实践锻炼一批、选拔激励一批、孵化培养一批、返乡创业一批、精准识别一批、指导帮带一批”的“七个一批”的培养计划,不断提升农牧区党员干部抓好党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把加强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党课开讲啦”等党员干部业务培训,全力提升新形势下抓好基层治理的方法和本领。
拉好“制度线”,强化法治水平。坚持把“四议两公开”监督制度作为加强村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抓手,通过“政治引领、制度约束、动态跟踪”三项举措,推动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建立健全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机制,对项目发展、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提交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收入、资金使用监管,严格按要求对村“三资”进行清理、登记、管理,不断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坚持把普法教育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重点培育以村“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切实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谋好“全局图”,突出德治作用。立足村情实际,突出党建引领,不断强化德治对乡村治理的积极作用。在提升发展质量上,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按照“乡镇抓产业、村级抓特色”的思路,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种养殖业、旅游业、加工业等多种形式盘活经营,将农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上,倡导文明新风,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持续开展“最美庭院”“十星清洁户”等评选活动,推行环境治理“门前三包”,牢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乡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在强化移风易俗上,将抵制高价彩礼、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明确细化指标,推行“红黑榜”,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等典型榜样,不断把文明乡风融在深处。
来源:中共海晏县委办公室
通讯员:马君智
编辑:芦玲
责编:李鸿福
监制:马学良
总监制:张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