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哈勒景蒙古族乡建制于1983年5月,位于海晏县东北部,平均海拔3200米,是一个纯牧业乡。2021年哈勒景乡被省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全乡”、被海北州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海北州州级精神文明乡”。全乡总面积67.2万亩,可利用草场56.3万亩,人均占有草场面积为344亩;禁牧面积达23.13万亩,草畜平衡面积为33.02万亩。辖永丰、哈勒景、乌兰哈达三个行政村,共有农牧户479户1636人,劳动力1228人,党员200名。共有蒙、汉、藏、回、土五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2022年,全乡共存栏牛26358头,羊88460只,马528匹,猪66头,禽211羽。全乡共种植青稞662亩、油菜482亩,实施农作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农户48户,面积1144亩,有机肥施用量60吨。截止目前,饲草料储备量达到1.5万余吨。2022年底,全乡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2万元。
1.村集体持续健康发展。我乡根据各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牌、主副业兼顾、全乡一盘棋”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三村都步入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类村”的行列。哈勒景村在畜牧业发展上底子好,经验足,将西门塔尔牛养殖定为哈勒景村的主导产业,将民俗旅游业作为辅助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益74.52万元,其中西门塔尔犊牛出售33.9万元,村集体草场租赁7.62万元,耕地租赁33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较上年增长6%;其中经营性收益为45.49%,非经营性收益54.51%。永丰村充分利用现有1.8万亩饲草料地,持续发展草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饲草种植、储备、销售为主,养殖业为辅的发展路子,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益52万元,其中草产业租赁30万元,储备出售青干草16万元,百吉纳合作社租赁6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较上年增长15.6%;其中经营性收益为88.46%,非经营性收益为11.54%。乌兰哈达村依托闲散劳动力多和脑山地区多的特点,将安格斯杂交牛繁育、多胎型藏羊繁育作为主导产业,农机服务为辅助产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益为61.2万元,其中环湖雪牛61.2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较上年增长27.3%;其中经营性收益为100%。
2.草畜联动工程逐步推进。我乡立足“草畜联动,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依托万亩耕地资源优势,从草、畜、农机等现有资源入手,围绕草畜联动工程的补链强链,2022年基地储备青干草4538吨。同时,在饲草加工储备上借助企业力量,引进青海合方草业,开发基地的饲草料精深加工,打造生产、储备、加工为一体的优质饲草料产业链,为畜牧业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3.项目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建立完善2022年项目库,14个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4个项目纳入以工代赈项目库,13个项目纳入发改局重点项目库。
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各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前期的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推进有力,但在项目后期的运行过程中,滚动资金和运营资金相对紧缺。
2.农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紧缺。
3.2023年,我乡计划建设牧草无土栽培项目,在后期运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