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海晏 > 四乡两镇
青海湖乡基本情况
来源:    时间:2016年10月09日    

 

青海湖乡地处青海湖北岸,距县城15公里,东与三角城镇相连,西与甘子河乡接壤,位于西海镇周边。平均海拔3500米,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雨热同季,寒冷期长,温凉期短,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能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数为2580—2750小时。无绝对无霜期,牧草生长期4至5个月,年均气温-0.2至1.9℃,年降水量350毫米以下。草场为山地草原类,地势以滩地和部分低山丘陵地貌组成,中厚层栗钙土,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壤有机质,氮、钾含量较丰富,土壤肥力较高,草场植被较好。

青海湖乡是一个兼营小块农业的牧业乡,辖同宝、达玉五谷、达玉日秀、达玉德吉、塔列5个行政村,2014年底共有农牧户830户3088人,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7159.9元。聚居着藏、回、蒙、土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81.3%。畜牧业是我乡的基础产业,也是全县重点发展的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全乡共有草场113.5万亩、耕地5924亩,截止2014年底,全乡集约化经营户参与率达到85.15%,全乡各类牲畜134148头(只),存栏各类母畜78126头(只),母畜比例达到58.24%,繁活仔畜67267头(只),繁活率为86.10%,损亡各类牲畜2126头(只),损亡率为1.58%,出栏各类牲畜103889头(只),出栏率为77.44%。

2014年青海湖乡继续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就医、就学、民生保障均等化水平。全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布局调整后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农牧区学前教育稳步推进,农牧区学前一年入学率100%,学前二年入学率95%,学前三年入学率93%。充分利用“三八”、“五四”、“七一”、“十一”等节日,投入3.2万余元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举办全乡文艺汇演、运动竞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把更多农牧民培养成为家庭经济的“明白人”,科学养畜的“带头人”,我乡从实用技能培训到培训汽车驾驶员、牛羊育肥专业技术员,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拓宽了他们的增收渠道。对全乡及西海镇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免费开展“三查”服务257人;完成农牧民技能培训160人,技术培训培训70人,完成352人的劳务输出工作,实现劳务收入140万元;开展贫困户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农村、城镇低保评审工作全面完成,慰问贫困人及残疾人33户;2014年完成脱贫人口161人,完成全乡103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调查;完成同宝、五谷两村1600多名群众的医疗保险个人信息录入工作,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达100%;完成818人的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参保率达96%。2014年与西海镇联合开展了创建民族团结“兄弟乡镇一家亲”活动,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宣传。2014年“三八”妇女节表彰好婆婆,好媳妇12人、先进青年妇女工作者3名、致富女能手2名、最美家庭5户、康福家示范户5户。农牧民自办赛马会14起。开展“你我牵手、情系关爱”为主题的庆六一亲子活动,并赠送幸福滩幼儿园藏汉双语点读笔13盒、运动衣13套及各类玩具和书籍共计5000元。

  全乡大力气争取上级支持和帮助,投资581万元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27.5万元完成同宝村5户游牧民定居房工程;协调州县交通局投资4080万元完成达玉德吉村沙珠玉、同宝村包忽图、达玉五谷村雪卡的油路及道路硬化工程;协调县水务局投资16万元对幸福滩、海滩地区人畜饮水管道全面进行维修及实施两眼小口机井工程;投资300万元完成乡政府干部周转房建设工程;协调县电力公司投资301万元对幸福滩、海滩地区进行通电项目;与省环湖旅游管理局协商,在青海湖沙岛景区门口拟修建餐饮城及部分基础设施。目前,正在投资284万元进行同宝村农事队易地搬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