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移风易俗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是有效衔接问题整改和乡村治理方面的主要内容,三角城镇强化问题导向,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以案释法,引导群众从思想上形成自觉、风气上形成氛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用乡风文明“软实力”筑牢乡村振兴“硬环境”。自治为本,以人“共商共享”建家园。移风易俗不仅需要宣传引导,也需要制度保障。三角城镇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为推进移风易俗重要抓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去冗化简,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突出重点内容,实行民主决策,将减轻宗教负担、严禁私搭乱建、抵制高价彩礼等内容充实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中,达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效果,让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接地气、合民意、宜通俗、简易行、能实施。让先进文明理念春风化雨般地融入了群众的生活、融进了群众的心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活力,凝心铸魂。目前各村、社区均已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挂牌上墙。德治为根,以德“春风化雨”淳民风。坚持教育引导是首要任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心谋划部署,落实文明实践举措。一是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在群众聚集地、党员活动室、广场、道路两旁、宣传公告栏等醒目地点悬挂移风易俗横幅标语,以网格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倡议书为载体,转发宣传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树文明新风,推动践行村规民约和移风易俗成为大家的共识,不断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度,争做文明乡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二是充分吸取在青海湖示范区相关景点问题整改巡查反馈问题通报教训,结合实际,举一反三,迅速行动,发动网格员和志愿者对全镇范围内的景点、餐馆等场所开展旅游市场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确保旅游市场安全稳定、规范有序。同时,延伸拓展工作思路,组织群众、志愿者对主要道路、旅游干道、村内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大扫除、大整治,以优良的镇容镇貌、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助力文明旅游和乡村振兴。法治为纲,以法“定分止争”促和谐。做实做精文明实践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动三角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海湖社区志愿者,邀请县人民法院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法官,面向全镇部分适婚儿女家庭开展移风易俗“以案释法”宣讲活动,围绕抵制高价彩礼这一核心,选取高价彩礼婚姻家庭类典型案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编等法律法规,从法院审理返还彩礼的标准和审判情况等方面开展集中以案释法活动,达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积极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弘扬文明新风。严格落实普法责任。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平台,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结合平安建设宣传月、政法民警法治大宣讲、信访宣传月等集中宣讲活动,组织民警副书记、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网格员,深入文化广场、村(社区)等人员密集地,通过悬挂横幅、发放资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深入开展防范诈骗、平安建设、法律法规等内容集中宣传。目前,开展宣传活动30余场次,悬挂横幅20余幅,推送信息100余条。
来源:三角城镇
通讯员:申冰心
编辑:孟延欣
责编:李鸿福
监制:马学良
总监制:张俊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