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党对依法治县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各项工作落实,依法治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一是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海晏县2021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会议暨委员会第四次、第五次会议,听取部分乡镇和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职情况,审议了《关于中央依法治国办<对青海省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海晏县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海晏县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海晏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三是县委十六届八次全会听取和点评各党委2020年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履职情况。同时,开展民主测评、签订《2021年度法治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有效压实了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四是积极推进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对法治建设提出问题的整改工作,结合实际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目前已全部完成各项整改内容。五是依法治县办牵头组成督查组,围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等重点工作,深入公安局、金滩乡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对查出的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措施不多、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规范等22条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六是印发我县《2021年依法治县工作要点》,从全面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健全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机制等方面,对全县依法治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制度建设、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二)强化法律监督,提升制度建设质量。一是积极配合省州立法调研工作,发挥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作用。今年,配合省州人大开展执法检查4次,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在我县贯彻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推动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贯彻实施。二是严格落实《青海省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强化层级监督,认真开展备案审核工作。今年,对2020年制定的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三)严格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青海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将集体讨论、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常务会审议作为制发的必经程序,并做到“三统一”要求。目前我县继续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23件。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队伍建设。开展全县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标准样式实施工作。组织全县28个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主体确认工作,并完成行政执法人员的信息录入工作。同时,组织200余名新申领、换证人员进行法治培训并对48名新申领执法证人员进行资格考试。召开执法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并进行了案卷评查活动。三是加强和规范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落实《青海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积极筹备我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各项过渡性准备工作。同时,委托专业律师事务所对我县以往办理的诉讼及行政复议案卷“集中问诊”,强化执法薄弱环节,促进办案质效。今年,行政应诉案件6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胜诉率100%。四是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政府法律顾问固定列席常委会、常务会,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截止目前,政府法律顾问共办理合同审查、决策咨询等法律事项226件,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六是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采用实地检查、书面检查和网络监测等方式全面检查,做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的目标。将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同时,在各领域形成了联合惩戒机制,实行“黑名单”、经营异常名录等制度。七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持续做好“五个”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信用体系工作制度,“放管服”改革),重点做好“五个”统一(统一审批事项清单,统一审批材料清单,统一规范审批流程,统一压减审批时限,统一实行并联审批)。狠抓审批事项公示,促进监管工作标准具体化、公开化。
(四)落实普法责任制,推进全民守法普法。一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开展领导干部任前宪法宣誓58人次,组织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22次,增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调整充实全县7所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23名,并深入校园开展青少年维权、预防校园欺凌等方面的法治讲座和宣传22次。三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各乡镇、各部门以“村两委换届”、4.15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深入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今年,全县共开展“法律八进”活动400余场次,送法下乡活动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法律服务咨询2000余人次。四是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印发《海晏县“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方案》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通知。组织全县30个部门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了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宣传活动共悬挂横幅32条、摆放展板11块,发放各类宣传品、宣传书籍5000余份。五是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宣传周启动活动。全县各单位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普法工作责任制,重点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宪法》《民法典》、疫情防控等相关法律法规,活动中,全县各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0场次,悬挂横幅46条,发放宣传品2000余份,宣传资料8000余份。
(五)统筹政法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司法公正高效。政法各部门以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积极促进各项工作便民高效。一是县公安局建设视频监控分控指挥平台,做到县城主城区、乡村主要路口监控全覆盖,在大型活动安保中使用无人机进行巡逻防控,实现了“探头站岗,鼠标巡逻”。二是县检察院扎实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三江源”等专项治理活动。今年,在全县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英烈权益保护等领域摸排线索9条,立案6起,发出检察建议3份。三是县法院通过网上、诉服一体机、移动微法院、抖音、快手等平台推进信息化便民服务,促进执法办案的公开透明。四是县司法局构建社会矛盾多元化调解机制。指派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多元解纷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全面推动社会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形式、工作机制的运转。有效减轻了群众诉累,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截止目前,共调解案件134起,司法确认案件54件。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县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有些党委(党组)履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有差距,部门之间法治建设进度不平衡。二是部分乡镇和单位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不全面,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执法决定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力度不大。三是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合作,未能形成各部门之间统筹推进的工作协助模式。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强化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履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法治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开展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统筹落实法治海晏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二是树立法治思维,提高决策水平。促使行政机关重视推行法律顾问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在实现法律顾问有形覆盖的基础上达到有效覆盖,确保法律顾问的时效性,强化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外脑”作用。三是加强法治督察考评,持续跟踪问效。充分发挥依法治县办和各协调小组的职能作用,完善法治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情况督察,全面完成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法治建设取得实效。